精彩阅读:郎情妾意 | |
---|---|
http://cul.sina.com.cn 2005/03/24 14:05 北京文学 | |
王龙官在街上修理自行车,范秋绵要靠自己微薄的收入养一家子的人。他们在街头相遇,竟产生了情感。在窘迫的环境里,在这样两个人之间,感情是否能够存在和继续呢?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5年第3期。 作者:叶弥 王龙官从此就在小巷口摆开了摊子,他很感激一些人,让他在下岗的第五个月就领到了摊位证。当然他也满意自已,他一看到自已的摊位就油然地升起满意之情:我真能啊!我的自行车摊子就是与众不同,不佩服不行。 巷道的另一边是一个牛奶摊子,年轻人大毛是摊主。大毛先来搭讪:“喂!哪一路的?”然后他就把摊子搬到王龙官这边来了。王龙官这边张着一面大伞,上面写着某种啤酒的名字,伞下是王龙官的工具箱,各种工具和零部件充塞其中,让人头晕目眩。引人注目的是箱子上放着一盆石榴花盆景,纤细的枝条上坠着三只大而红的石榴。这只盆景删繁就简,让它周围的繁琐显得无足轻重了。大毛说,他喜欢这顶大伞和石榴,也喜欢王龙官这个人,他从此就有伴了,不会感到寂寞了。 不出两天,王龙官就从大毛嘴里知道了许多事,有关这条巷子的。大毛住在隔壁的巷子里,但对这里也是很熟的。 大毛说,他在这里摆了一年多的摊子,越来越觉得像在梦里一样,每天他面前会走过许多人,他的耳朵会听到许多声音。刚开始的时候,他全身每一个细胞都被这些人,这些声音所激活,所伤害。后来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所有的人都在街上梦游着,只有动作,没有表情,也没有声音。非常恐怖。 王龙官想了一想一幅梦游的情景,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他是个敏感的男人,不乏脆弱。近半年之内,他哭泣过三次。这三次哭泣的情景依次如下: 第一次,接到下岗通知时,他来不及找个没人处,当着别人的面就哭开了。他感激看到他哭泣的那几个人,他们只当没有看见,若无其事地走开了。第二次哭泣,是老婆带着女儿跟着一个做生意的温州人跑了。他不怎么怪女人,这是个对男人尽心竭力的女人,长得又美,理应过好日子。当然,那温州人是老了一点,所以这女人的将来还是存在着危机的。这个意思他对女人说过了,女人不置可否地笑笑。第三次哭泣有点莫名其妙:有一次,他在路上碰到交通堵塞,他前面是一辆新而大的轿车,开车的是一位小姐,卷曲发亮的头发,粉红嫩白的小脸,尖尖下巴扬得高高的。小姐边上坐着一位中年的先生,一脸的尊严,西装革履,头发也是发亮的。他们的头发那么有光泽,只有外国人才有保养得这么好的头发,但他们是中国人。堵塞了二十分钟,先生和小姐始终保持着这个姿势,自尊而自傲。他们的人生与他们的姿态一样,也是坚硬的,找不到脆弱的地方。他回到家里,坐在那边,像个孩子一样拉着脸,为那位小姐和先生哭了一场。 现在,大毛以指导人的身份吓唬王龙官一通,转而安慰他说,王龙官的印堂生得好,也许在这里摆多少年的摊子心理都不会变态。 “龙官,”大毛说,“我们这种人迟早都会变态的,早点或者晚点。” 王龙官老老实实地说:“我想晚点。” 大毛说:“如果你想晚点的话,我教你一个办法……” 王龙官问:“什么办法?” 大毛说:“改天我带你到浴室去。你,进去是愁眉苦脸的,出来就是眉开眼笑了。” 王龙官一想就知道了,他离婚至今还没有碰过女人,他有点怕女人。浴室里的女人他知道,很便宜的价钱就给你了,做起生意来特别公事公办,她们的对象就是王龙官大毛这些人。王龙官不愿意找这种女人,她们太公事公办了,她们的情欲粗糙乏味,再多的钱也无法让她们变得细致而敏感。 王龙官说:“好吧。不过要过些日子再说。我现在要做生意。” 大毛教唆他:“做生意的时候,也能占女人的便宜。” 大毛爱说话,巷子里他认识的人他都一一介绍给王龙官知道。有一次他指着一个骑在自行车上的女人说:“你看你看,这个女人你看见了吧?这条巷子里最苦命的女人,替人家帮佣,上午一家下午一家。男人是筑路工人,长年不回家。家里住着老公公老婆婆,还有她的老娘。她每天搭地铺睡觉。去年夏天,一整个夏天,我只看见她穿过两件衣服,今天这件,明天那件,轮流穿。我妈六十几了,夏天的时候还有一大堆衣服,穿个把星期不会重复的。女人做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乐趣?” 王龙官抬起头去打量那个女人,这个女人颧骨高,下巴宽,一点不漂亮。恰好那女人与他一对眼,下了车子过来了,问他:“配个喷嘴上的螺帽,要多少钱?”王龙官回答不要钱。那女人的脸上现出感激的神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