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阅读:一个学生家长的教育手记(4)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07 17:48 北京文学 | |
作者:李长春 陪 考
哪里有考生,哪里就有陪考者,而且有些考场的陪考者,往往要比考生多出两三倍甚至四五倍。据一位在纪检部门工作的朋友说,现在公车私用最多的时候,一是结婚,二是考试。 可见,陪考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7月初有那么几天是国家统一考大学的日子,也是北方最炎热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候,报社的记者们都要纷纷报道一些考场内外晕倒多少人,保健医生忙得如何不可开交的消息。印象最深的是,前年我在一家晚报看的新闻。题目是:《儿子在屋里被试题考倒,母亲在外面被太阳烤倒》。读完这篇文章,我对那些舍生忘死的陪考者们真不理解。难道这样做,就能说明对亲友和子女的关心与爱护了吗? 话是这么说,等真正轮到自己的时候,我竟也陷入了误区。 女儿中考的那天,我一大早就跃跃欲试地作好了陪考的打算。 待女儿一切准备就绪。我说,走吧! 女儿说,考场离咱家这么近,你就别送了。 我说,不是送而是在外面陪你考。人家的父母都陪,我不陪也不是那么回事啊! 女儿说,得,得!你要是去我就不去了。一个人在外面站着,反倒增加精神负担。 女儿的性格我知道,说得出就做得来。 我忙说,那我就不去了,你自己走吧。 女儿走了,我打开电脑想写点儿东西,大脑却一片空白。自己的亲生骨肉在考场里受煎熬,哪里还有什么灵感肯光顾呢!于是,我打消了写东西的念头,准备偷偷到考场看一看。 到了考场一看,真验证了我那位纪检朋友的话,大大小小的车辆、密密麻麻的人群,把个偌大的考场围得水泄不通,仅维持秩序的武装警察就有十几个。好在中考定在六月初,没有中暑的可能。人们都在光天化日之下,焦急地等待着。有的来来去去地踱着步,有的反反复复地看着表。有三五伙人在树阴下打扑克、下象棋,也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考场的铃声终于响了。这些人们立刻变成了决堤的洪水,朝学校大门蜂拥而去,连荷枪实弹的武警拦都拦不住。 因我怕被女儿发现,就躲在一个僻静处观风景。 考生和陪考者总算会合了,陪考者问考生的第一句话,几乎都是考得怎么样?当考生回答挺好的时候,陪考者脸上就一片阳光灿烂;当考生回答一般的时候,陪考者的脸上就一片阴云密布。 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新意,我刚想回家,突然后面传来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声,紧接着,长空又炸响了一个男人的吼叫声:“日你娘的,我早就扯着耳朵告诉你,千万别马虎、千万别马虎,你就是不听!” 我回头一看,那个挨了一记耳光的小男孩,一边捂着红肿的腮帮子,一边委屈地申辩道:“我不是马虎,而是题量太大,等把别的题都做完,再回去答那道题已来不及了。” “你还敢犟嘴了!”说着,那个小男孩的脸上又挨了一巴掌。 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了,扭头就走。 路上,我的心里一直酸溜溜的。三天中考刚刚进行完六分之一,还有六分之五的科目需要作答,那个带着一脸羞耻满腔委屈的小男孩,还会正常发挥吗? 那一刻,我觉得陪考者真像女儿说的那样,给考生带来的就是精神负担。包括得到陪考者赞扬的,考生心里也会增加一定的压力。 当即我就发誓,此生不做陪考者,也奉劝亲朋不做考生的累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