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海--海边出生的“赶海人”(4)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27 16:39 DEEP-中国科学探险 | |||||||||||||
![]() (到了汛期,各路人马一齐聚集到海边,从闯海汉到鱼贩子、到手舞长鞭的车老板、你能听得到那嘈杂的喧闹声,闻得到鱼虾的鲜腥味。) 船主董大爷那条40马力的船撒下网,足足航行了5个钟头。收网了,一张大网里面仅仅捕获了300斤小拇指宽的刀鱼(也就是带鱼),“它们也就是一窝刚刚出世的鱼苗子。”董大爷感叹着,以前出海甚至可以不带鱼钩和鱼网,手里拿着一根树条子,往海浪里用力一抽,就能抽死一条扁担大小的刀鱼。“现在这哪里是什么带鱼,连鱼崽子也算不上,就是刚刚出生后没有几天的孩子嘛。这些鱼苗子长成大鱼,10条大船也装不下它们。可现在这些小鱼苗子能做什么?吃都不够塞牙缝的,只能做鱼粉。”既然知道这样,为什么要把它们捕上来?董大爷头一摇,“出一个航次,哪能一点收获也没有,连烧的油钱也补不回来?再说,就算我们不打这些小鱼崽子,别的船也不会放过它们。” 董大爷的父亲也是个闯海汉子,年轻的时候打过一条翻车鱼。那鱼有多大?七八个小伙子费了半天功夫,才将翻车鱼整到船上。董大爷年轻的时候一个人摇着小舢舨就在这片海上甩过鲅鱼。那一条条大鲅鱼从浪里凶猛地窜出来,像一发发大炮弹,董大爷也记不得甩上过多少条三尺多长的大鲅鱼。 大船的龙骨铺下的时候,一船之长的船老大神情庄重地跪到龙骨跟前,刺破了自己的手指,将自己的血滴在了龙骨上面。从此,就意味着他与大船的血脉和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有多少回,在风浪中遇难的渔船老大都把自己的身体用绳索紧紧地拴在桅杆上,与船一起沉没,葬身大海。 渔村里往往立着许多规矩,比方:船帆不叫帆,而叫蓬;面条不叫面条,叫“挪一位”。如果船在海上,你说了“过水面”,肯定要遭到船老大的一顿狠揍;你到渔民家里做客,吃饭的时候将盘子里的鱼翻过身来,你可能就会给哄出门去。在中国南北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上,恐怕多少都有这样的规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编:思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