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牛津的那些老先生们

牛津的那些老先生们
2020年10月27日 15:06 中国新闻周刊
《牛津笔记》张力奋《牛津笔记》张力奋

  20世纪初,牛津一个学院餐厅里直径两米、长达45米的横梁被蛀空,一时找不到如此巨大的橡木。一位年轻院士提议,学院拥有很多土地,没准也种了橡树。于是院方找来学院分管林业的管家,管家平静地表示,他们等待这个召唤已经等了几百年。自1379年学院初建时就种了一批橡树,据说历代管家交接时都会重复一句话:“这批橡树不能砍,以后学院餐厅大梁要用。”

  在《牛津笔记》一书里,张力奋又将这个段子讲了一遍,他还为此在牛津考证了一番,结论是“尚无可靠证据”。

  2017年4月到6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在牛津大学新学院担任了一学期客座学者,然后就有了这本《牛津笔记》。

  这些年,去国外访学然后写下一本书蔚为风潮。这些书水平不一,但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缺憾,就是基本都是一种书斋式写作。作者往往大量引用资料,但却缺乏对当地社会的一手深入观察,尤其是,缺乏和当地人群的深入交往,思考太多而体验太少,掉书袋过多而人情味儿太少,只见制度而不见人。而《牛津笔记》几乎是对以上这种“写作传统”的一种彻底颠覆。纵观全书,你很少看到作者大段讨论英国的保守主义和制度沿革,更多是看到了他与当地人的各种温情互动。

  特别是书中写到的那些“牛津老先生”,作者或许没有刻意写他们的风骨,但却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让人感觉他们才是英国文明甚至人类文明的“托命之人”。他们的身上见不到时下盛行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只有温情、专业、友善、豁达与人类的共同情感。老先生就是牛津,就是大学,就是传统。

  书中写到了一位牛津古典学教授罗宾。他还是一位明星园丁,经常穿着西装给学院的花园浇花,“手上有泥,精通古希腊文明”。最惊人的是,罗宾可能是全世界持续写作最久的专栏作家。他从1970年起为《金融时报》的专栏写稿,整整47年,一人单挑半世纪的专栏,没落下过一期,并且,专栏是关于园艺,而不是他的本行古典学。

  以人情厚重见文明,于生活细节见制度。正如本书的特约编辑陈季冰先生所说:“英国保守主义的精髓不是某种意识形态,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类精神和文明的坚守和传承。”

  关于牛津的传统与保守,张力奋特别提到了牛津草坪的“规矩”。据说一些学院规定,只有导师才可以踏入草坪,学生只有在毕业仪式上才可以象征性地走一次。年轻学子们自然多不喜牛津的围墙与清规戒律,专栏作家凯拉韦就曾感叹,她在牛津读书时也很讨厌牛津城堡式的封闭,但二十多年后应邀回校演讲时,突然醒悟自己如此幸运,“曾在被阳光烤成金蜜色的围墙里,享受思想的芬芳”。

  我想,这就是英式的保守之美、牛津的传统之美吧。

  这本书虽是张力奋在牛津两个多月的访学日记,但时有其他场景和记忆的闪回。80年代初的复旦往事、80年代后期作者的赴英求学及在英工作经历穿插其中,也很奇妙地符合牛津的温润气质。

  刚到莱斯特大学留学的张力奋英文水准不佳,在朋友的指引下找到了学校附近一位“免费教亚洲学生英文”的独居老头。这位叫戴瑞克的英国老头严苛、自傲,对英文有洁癖,经常将上课变成对张力奋的“堂上审问”。每周同一时间,同一张沙发,同样的英式下午茶,同样的昏暗光线,在近三年里,戴瑞克与张力奋之间建立了包裹在严厉与克制之内的浓浓师生情谊。毕业后,张力奋在BBC找到了工作,据说这让戴瑞克很是自豪。1993年圣诞,张力奋回到莱斯特度假时,得知戴瑞克突然在圣诞夜去世了,并在遗嘱中给他留了一些“遗产”——一排英文辞典。这些辞典,现在多数仍在张力奋的复旦书架上。

  在读到这一段时,我分明觉得戴瑞克和那些牛津老先生都是一样的人。

  什么是大学精神?什么是一流大学?这本书通过牛津的传统和牛津的老先生们讲述了很多,但我还是偏执地觉得,书中讲的那则复旦往事最得我心中的大学氛围。

  1984年4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来到复旦演讲,谢希德、苏步青、陆谷孙、谭其骧这些复旦老先生们的声音与里根磁性自然的声音一起回荡在3108教室。演讲结束时,全场激情的掌声里饱含着对中国未来的憧憬,提问的学生的声音里闪着乐观,“因为国家正向前走”。

  原标题:牛津的那些老先生们

  作者: 张明扬

责任编辑:娄诗雨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