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牛津的笔记,世界的眼睛

牛津的笔记,世界的眼睛
2020年10月22日 14:13 新浪文化

  翻开复旦大学新闻系张力奋老师近期出版的《牛津笔记》,感受一种说不出的魔力。没有任何诸如诺曼征服、大宪章、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之类的宏大叙事,但是在张老师的眼中,牛津及其所代表的英国社会,以及盎格鲁-撒克逊文明圈儿的那些文化与文明基因,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马赛克拼图,在读者面前生动地展现,仿佛翻开了一部大英帝国百科全书彩色绘本。

“绘本”打开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睛,帮助我们和世界寻找共同的价值“绘本”打开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睛,帮助我们和世界寻找共同的价值

  有着极强好奇心的张老师还是一个摄影达人,村长就想起了马格南图片社回忆录《世界的眼睛》。的的确确,张老师是一个睁着眼睛看世界的清醒的现代人,而他的视角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上次读到类似的写作手法,还是英国著名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的《中国日记》 - 老爷子和他的一个哥们儿1980年代初在中国坐着绿皮火车四处浪,一面画画,一面拍照,还一本正经通读了毛选。

马格南图片社的传记对读者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慎入马格南图片社的传记对读者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慎入

  40年前,邓公重新打开国门,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我们对西方世界的好奇心长期被压抑,一旦释放,我们对西方世界的好奇心远远超过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欲望。无奈何,贫穷/稀缺会极大地限制人们的想象力。所以,太多的中国人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中去审视西方,在两个极端之间跳跃。

冷静看世界的斜杆青年张力奋老师冷静看世界的斜杆青年张力奋老师

  1988年,张老师带着微薄的积蓄,踏上了去英国的留学之旅,记得他的行李中还放了一把菜刀,为的是节省餐饮开销。前两天家中聚餐,村长大呼小叫地说起菜刀一事,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徐老师说:“这又有什么稀奇,当时我认识的中国留学生里面,有好几个带着菜刀,还有一个带着锅呢!”

张老师可能不知道,在他带着菜刀去英国之前,有个英国老头在中国的火车上读毛选呢张老师可能不知道,在他带着菜刀去英国之前,有个英国老头在中国的火车上读毛选呢

  张老师和村长是同时代的人,这部作品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集体记忆”。

  张老师当时在复旦大学教书,后来拿着奖学金去了英国莱斯特大学……凭着他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努力,再加上那把菜刀的功力,张老师在一个陌生的文明世界里一路开挂,杀出重围,学业完成后加入了BBC,后来进入金融时报做编辑,还开通了FT中文网,让地球这一边的人们可以客观地了解西方世界。

  这部《牛津笔记》是张老师2017年4月17日到6月24日短短两个月做访问学者期间的日记。而且,张老师是今年5月份因疫情“囚禁”在美国德州休斯敦期间完成此书的。

1910年,牛津第一位正式攻读学位的中国学生梁联朝(最后一排右二)1910年,牛津第一位正式攻读学位的中国学生梁联朝(最后一排右二)

  村长好羡慕在复旦大学读新闻系的同学,比起经常被某些“叫兽”带进沟的吃瓜群众,你们拥有了不一样的思考能力,有了看世界的眼睛 - 你们真是太太太幸运了!

  村长今天墙裂推荐这部作品给想要客观真实地了解英国、乃至西方社会(特别是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文明如何开始主导世界的进步,直至今天)的朋友。我敬佩张老师的坦诚、包容、乐观、善良,而最为欣赏的是他从不设限的好奇心 – 本来嘛:Curiosity is life。 Assumption is death。 Look around。 Be a sponge。 一个人有着怎样的人格,就会有怎样的写作风格。让我们跟着张老师,去体验一个不一样的活法。

  有个读者总结说:世界上的书,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作者穿越到你的身体里,然后把他的观点,他的故事,放进你的脑子里。比如我们通常读的小说、社科读物、科普文章,都属于这一类。而第二种,正好相反,作者不代替你下判断的。他只说自己的感受。这就像让你穿越到他的身体里,借着他的眼睛,去感受他看到的世界。“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发现新的风景,而是寻找新的眼睛。”

牛津大学“哈利波特”餐厅牛津大学“哈利波特”餐厅

  读《牛津笔记》的时候,老是有另外一个影子在我周围转悠,就是那个墓碑上写着“别闹了”的大玩家费曼。张老师的有趣、好玩、热闹简直不输给费曼。讲个他“参加”英国“共产党”年会的段子给你听听啊!

  这次张老师到牛津没有几天,骑着车在街上逛,路过一个街区,看见两个年轻人,身边立着“英国社会主义激进派牛津分部”的旗子,他好奇,不知道这个党派是闹哪样的?就凑上去跟人家拉扯,结果小伙子们特别“热情”,非常“隆重”地邀请他当晚到牛津的市政厅参加他们的“年会”。张老师想想,哎呦,市政厅的“年会”啊?估计挺正式的,他要去见识一下。

  没想到,压根儿就不是这么回子事!除了张老师之外,总共到场的“党代表”一共才五个人,其中一个老爷子一直坐在轮椅里,半当中就睡着了……其他几个“党代表”,无比认真,讨论各种奇葩问题。有个“思想家”,一再重申列宁的十月革命成功和川建国同志当选美国总统,是同等重要的大事……会议结束时,“主席”动员大家为“革命事业”募捐,五个人凑来凑去凑了不到5英镑,最后张老师看不下去,慷慨解囊,贡献了5英镑,成了当晚最大的捐款人。

张老师特“损”,把“党员们”最嫉恨的丘吉尔捐给了他们张老师特“损”,把“党员们”最嫉恨的丘吉尔捐给了他们

  那天,“主席”还得意洋洋地“夸耀”:牛津的几个政党像今天这样相聚一堂,召开紧急会议,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二战爆发时,第二次就是现在。哈哈,这存在感刷的简直不要不要的 - 各种文化里面都有那种狭隘的“我们见不到的世界,就是不存在的”感觉。

  书中还有一个故事,同帮助大家透过牛津的影子,审视西方的文明与人性的光辉。

  “一战”时,上牛津的仍多是蓝血贵族。战争爆发后,新学院(这是张老师做访问学者的牛津一家学院,历史超过600年)几乎空巢,800多名学生和教职人员奔赴前线。学院空置后成为英军作战指挥部。当时的院长斯普纳仍然经常与奔赴意大利、希腊战场的学生通信。不少学生揣着[维吉尔]和[荷马史诗]进入了战壕,共228名新学院师生阵亡,包括四位杰出的年轻院士。

  礼拜堂的前厅,墙上有块碑,纪念“一战”中阵亡的三位德国学生,包括一位德国王子。他们是作为敌方在与英军交战中遇难的。获悉死讯后,院长把他们加进了校友阵亡名单中。一位美国人到访,认为此举不爱国,给新闻界通风报信。为此新学院遭到舆论谴责。斯普纳院长这样回复媒体:

  “这几位德国人为自己国家而战,没什么不光彩的。其中一位是在救援受伤战友时身亡的。把憎恨带到另一个世界,既不会让我们变得更爱国,也不会把我们变成更好的人。”1929年,新学院正式决定对三位阵亡德国学生立碑纪念。

  良心啊良心 - 这就是文明社会对“人”的尊重。

  张老师在牛津的那一年,牛津大学把至高的荣誉颁给了给世界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的年度奖,如村长无比仰慕的美国人权律师布莱恩。史蒂文森(见一书《正义的慈悲》)和加拿大设计师弗兰克。盖瑞(见一地:艺术改变生活)。张老师还回忆了当年在英国曾经参加爱德华。赛义德先生的见面会。 说什么好呢?没有这些影响力和社会担当,算哪门子一流学府啊?

  张老师在书中关于和家人的亲情描述,读来让人潸然泪下……这里不再悉数。

  书中有一个细节,还真让村长“小确幸”了一下。话说某天,张老师去一个叫刘德平的商学院MBA家里吃火锅……咦?看到这里,村长想起来了,这个刘德平是当年公司派去英国深造的嘛!他们临行之前,还招呼村长去深圳给他们逼逼了两天“西方文明与英国文化”什么的,反正最后这些学霸很奇怪地给了这样一个反馈:从小到大,第一次上课不打瞌睡的!啥意思嘛?你们觉得村长人丑就要多读书是吧?

  村长一个微信发给刘博士要调查一下“火锅事件”,他好激动,还不知道自己被别人写进书里了!激动之余,刘博士立马就把村长和张老师链接起来了。然后嘛,村长就屁颠颠地赶紧上网买了好几本《牛津笔记》,盼望着找张老师签字。

昨天抱着《牛津笔记》和爱学习的小姐姐们见面了-后面背景是曼大走出的诺奖校友介绍昨天抱着《牛津笔记》和爱学习的小姐姐们见面了-后面背景是曼大走出的诺奖校友介绍

  好了,总结一下,读张力奋老师的《牛津笔记》,除了让我们见识到世界一流高等学府与文明社会积累的丰富的精神遗产,更有种穿透人性的快感与震撼。作为一个国际文化主义者,张老师代表了这样一种精神境界:Be human and be common – 这就是一种让我们既正视与他人的差异,又期待未来,在尚学、求知的环境里探索我们自己和世界的学问。张力奋老师带着我们,发现了一条和这个世界寻找共同价值/ shared value的道路。

  原标题:一书:牛津的笔记,世界的眼睛

  作者:村长故事荟 一书一地一人

责任编辑:娄诗雨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