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王长山题画诗:不离不即画外赋意

王长山题画诗:不离不即画外赋意
2020年08月10日 12:27 新浪文化
王长山先生讲述自己摄影吟诗创作历程王长山先生讲述自己摄影吟诗创作历程

  山长水远彩云归

  画意诗情启心扉

  2020年8月1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个人原创诗影品鉴会在昆明官渡区珥季工社B座3楼举行,来自昆明诗词书画界和兰州大学云南深圳两地校友会的40余位嘉宾,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兰大校友、云南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诗人王长山先生的82幅唯美山水田园摄影和82首意境隽永的题影五言绝句。

  在清泉般汩汩流淌的经典民乐旋律中,兰大云南校友赵娟女士饱含深情,逐一朗诵了王长山先生创作的82首五言绝句。随后云南诗家张庆辉先生专题评析了王长山先生的诗歌创作,多维度总结了王诗的美学特征,认为王诗很好地继承了中国山水田园诗和文人题画诗的优秀传统,表达了诗人在新时代的诸多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

兰大云南校友会钮少宏会长致辞兰大云南校友会钮少宏会长致辞

  这场雅集可谓“琴书画诗茶”五雅兼备,文化学者、音乐人、画家、诗人商憧先生还即兴为大家演奏了经典琵琶曲以助雅兴。常纪平、李万胜、李雷老中青三位云南书法家,专门为此次雅集书书写了王长山先生的18首绝句,其中9幅书法作品被与会现场嘉宾竞拍收藏。最后,兰大深圳校友会与会诗人翟亚军和赵白瑜两位先生,还为大家朗诵了即兴创作的诗歌。

  这场“王长山诗影品鉴暨兰大云南校友联谊会”雅聚,由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云南分会企业品牌文化研究院、兰大云南校友会、云南信茂茶业集团三家单位联办。魏源海院长、钮少宏会长、杨志刚总经理,在品鉴联谊会开始前分别致辞,从各自角度向这次雅聚致敬。

兰大云南校友赵娟女士朗诵兰大云南校友赵娟女士朗诵

  我看王长山题画诗

  不离不即画外赋意

  我与长山兄,在生活中接触不多,只有有限的一两次交流,但加了微信,是微友,并且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会把自己的诗发在朋友圈中,所以,长山兄的诗我大都读过,我估计我的一些诗,长山兄也读过,但彼此都没怎么点过赞,我理解哈,不是互相瞧不上,而是不愿意仅仅成为点赞之交。

  虽然没有经常性的交往,但是有经常性的阅读,俗话说,知人论诗,所以,对长山兄的诗,我因为读得较多,应该说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

  我们先从外围说起,从外在形态来看,长山兄的诗,有这么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发布定时

  每天一首,几乎都是每天早上七点到八点之间,说得更准确一点,应该是七点到七点半之间,少有超过七点半的。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这至少说明,这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这是一个能起早床的人,七点左右,一般情况下,我都还在梦周公,但这个时候,长山兄已经开始了诗意的一天。或者说,长山兄的每天,都是从充满诗意的早晨开始的,我进而比较主观地判断,有能力让每个早晨都充满诗意的人,他的每一个24小时,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张庆辉先生评析王长山先生题画诗张庆辉先生评析王长山先生题画诗

  第二个特点:格式整齐

  长山兄的每一首诗,都是五绝,四句,二十个字,有的讲格律,属于近体诗的范畴,有的不讲格律,属于古绝。有过诗词写作经验的朋友都知道,五绝啊,差不多是所有诗体中最难写的,二十个字,离首即尾,离尾即首,高度简约,高度凝炼,没有缩龙成寸的功夫,一般是不敢贸然创作五绝的,现在全国创作旧体诗的据说有两三百万人,每天的创作量超过一部全唐诗,什么七律七绝、五律、古风等等,每天都海量问世,但五绝的产量却不高。就我个人的习作实践而论,每年习作有两三百首,但五绝在其中占比很低,不超过五首。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长山兄每天一首五绝,在国内旧体诗坛,是极为罕见的,这至少说明,这是一个敢啃硬骨头的人,是一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

  第三个特点:主题统一

  主题统一不是主题单一,长山兄每天清晨发出来的诗,当然都有不同的题材与内容,但这些题材与内容,大体可以划入一个大的主题,那就是山水田园,当然,我这里说的山水田园,取其广义,也包含了城市生活中的自然风物。我们都知道,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别,代表诗人在唐代是王孟,王维和孟浩然,在唐以前,最重要的山水田园诗人则是陶渊明、谢灵运。如果没有一颗崇尚自然追求恬淡的心,是写不了山水田园诗的,更何况,以一天一首的创作量持续不断地写,可见,这是一个心中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人,这是一个“人在都市,心在云山”的人。

  我前面说了,知人论诗,从外在形态上的这三个特点,大体可以“知人”了——这是一个能起早床的人,这是一个每天早晨都充满诗意的人,这是一个敢于挑战自我、长期用最难驾驭的诗歌体裁表达思想情感的人,这是一个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人。

文化学者商憧先生演奏琵琶名曲文化学者商憧先生演奏琵琶名曲

  知人之后,我们论诗——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特点外,长山兄诗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一诗一图,即每一首诗都配有一张很有意境的照片。从这个角度看,长山诗也可归为“题画诗”。

  题画诗是中国古代诗坛画苑联姻后一个别有意趣的品类,发端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宋朝,像苏东坡、徐文长、郑板桥都有比较有名的题画诗传世,当代著名的题画诗人,齐白石先生算一个,当然,齐先生本身是大画家,但他自己却认为自己是“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可见他对自己的题画诗肯定也是着力很深的。

  现在特别活跃的“老树画画”刘树勇先生,也是题画诗这一传统品类的优秀实践者。

  当然,古代的题画诗之画,是真正的画作,而长山兄题画诗的画,主要是摄影作品,这真还得感谢信息时代现代社会之便利,否则,还真没有那么多画作来满足每天一首的创作量。

  比起一般的诗词创作,我以为,题画诗难度更大,难在哪里呢?难在不离不即,你的题画诗首先要“不离”,也就是说,立意不能离开所题的画,否则,就不是题画诗了;再则,还要“不即”,所谓“不即”,就是不能太胶着于画面,否则,就是图解,就是图片说明了,就没有诗意了。

  不离不即,还只是基本要求,衡量一首题画诗到底好不好、高不高明,我以为,有两个更高的标准。

与会嘉宾认真聆听与会嘉宾认真聆听

  第一个,题画诗最好做到托物言志。

  就是根据画面的意境和神韵,作进一步的思想情感上的引导与升华,表达出题诗者独特的情志、追求。

  比如元代王冕题一幅梅花画的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你看,特别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他就把这种高尚的梅格和自己的人格结合起来,梅花即我,我即梅花。显示了冰清玉洁的人生追求。现在,王冕题的这幅梅花画人们早已记不得了,但这首诗却流传了下来。

与会嘉宾愉快交流与会嘉宾愉快交流

  第二个,题画诗最好能再现、扩展和深化画面意境。

  一首好的题画诗,既要再现画面,使人如见其画,又要跳出画面,使人画外见意。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就惠崇的画而言,只画出了桃枝在竹外、鸭群在水上,蒌蒿密芦芽短,但是,苏轼的题画诗,还写了凭触觉才能感到的水“暖”,要思维才能想出的鸭“知”,要靠经验才能预言的河豚“欲上”,这就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有了最低标准——不离不即;

  也有了最高标准——托物言志,写出意境。

  用这两大标准来衡量长山兄的题画诗,我以为,全都超过了最低标准,相当一部分达到了最高标准。

  为了让大家对长山兄题画诗的特色与妙处有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我选两首,作简单的赏析。

  点评

  这应该是滇西北的风光,滇西北有许多神山、圣山,所以“雪山拥圣境”,第一句就抓住了滇西北的神韵,这既是自然风光的描写,也可以说是人文气质的刻画。

  第二句,“深谷觅桃源”,桃源,桃花源的简称,是陶渊明笔下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陶渊明幻想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所以,后世就以桃花源代表平静和谐的理想社会。这里就用了这个典故。

  而滇西北有“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也是世外桃园,人间乐园的意思。是小说《失落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一个乌托邦式的地方。《失落的地平线》是1933年英国出版的一本小说,作者詹姆斯希尔顿在书中描述了一处世外桃源,它是滇西北高原深山中一处被巍峨雪山包围的一个村庄,有皑皑白云,有碧绿湖泊,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满山遍野的奇花异卉,住在那里的人们都纯朴善良、知足常乐,与世无争,因此都很长寿,称得上是人间净土。

与会嘉宾认真聆听与会嘉宾认真聆听

  你看,“深谷觅桃源”这一句一语双关,中西合璧。既切合了中国山水田园派诗人永恒的生活和社会追求,又切合了滇西北香格里拉的传说和地理环境特色。短短五个字,就有两个遥远的文化源头,非常高明!

  “农家居岭上,客访近云边”,只要在滇西北旅行过的朋友,恐怕都有这样的经验,许多藏民的村子在山腰或者接近山顶的地方,可不就是“客访近云边”吗,我今年五月到藏区,写了首七绝,中间也有一句“有牛啃草白云边”,几乎都是同样的感受。所以,这一句也达到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高境界,不仅如此,大家细细体会,“客访近云边”,是不是还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更纯净、更高远生活的人生志趣?

  所以,我以为,这短短二十个字,实在是做到了不离不即,“既基于画面,又高于画面”,同时,做到了托物言志,写出意境。

  点评

  很显然,这是写雨后的昆明。昆明是一个坝子中的城市,周边都是不大不小的山峦,周围的好多山我也都去爬过,比如西边的西山、北边的长虫山,东北方向的摩天岭,等等。黄昏时候从昆明周围的山峰上看昆明,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景致。

  从周围山上看昆明,我印象最深的文学描写是这样一句话——昆明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伏在峰峦围绕的平原里,仿佛发着寂寞的微笑——这是1925年秋天的一个黄昏,写《南行记》的大作家艾芜眼中的昆明。那时,他正从某一个山岭上远望昆明城。

  长山兄这首诗,我以为也是从周围某一个山岭上远望昆明城的感觉,只不过是雨后的黄昏。在座各位大都定居在昆明,有没有这样一个印象,雨后的昆明,特别是黄昏的时候,天上的云霞特别漂亮,可以说是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所以云南称为彩云之南嘛!雨后昆明的云相、霞光,经常成为朋友圈的热帖——雨歇铺云绣,城远沐锦霞——这两句,很精准地抓取到了昆明雨后黄昏的特有神韵。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归客心中暖,百窗认己家——这两句,我也是特别有感触。我喜欢露营,经常在黄昏或者傍晚时分,从周围不同方向的山上返回昆明城,那个时候,昆明城已经是华灯初上。从露营地归来,一身风尘一身疲惫,但心中是暖和的,因为在万家灯火里,有一盏灯是为我而亮的。

  大家想一想,如果只有这一张照片,没有这一首拓展意境的诗,能引发我这么多感触吗?

  所以我说,题画诗的最低标准——不离不即;最高标准——托物言志,写出意境。用这两大标准来衡量长山兄的题画诗,我以为,全都超过了最低标准,相当一部分达到了最高标准。

  就讲到这里,讲得未必都对,讲得不对的地方,请长山兄见谅,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与会兰大昆明深圳校友留影与会兰大昆明深圳校友留影

  (作者:张庆辉) 

责任编辑:谭文娟 SN199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