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专访卢浮宫:17世纪风靡法国的“中国风”

新浪专访卢浮宫:17世纪风靡法国的“中国风”
2019年04月17日 14:05 新浪文化

  17世纪的法国,一个名为“Chinoiserie(中国风)”的时髦风格迷倒了凡尔赛所有的贵族:雍容富丽的瓷器、奢华繁复的首饰、温润光滑的服装、曲径通幽的园林——路易十四甚至修建了一座以“白瓷”为灵感的“中国宫”——在这个名词背后,是法国人对神奇富饶的东方文化艺术宝藏的憧憬。很快,这种新兴的法式品味便像流感一样席卷了欧洲大地。

  到了18世纪,法国开始孕育出本国文化的现代性。这一历史过程,正好也伴随着前现代时期欧洲与中国最成规模的进出口贸易往来、思想文化交流,以及科学技术与审美观念的交融。因而,“中国风”不仅仅是众多的文物和历史现象,更是人类伟大文明之间思想的碰撞留下的绮丽风景。

  1. 法国人想象出的“中国风”

  “Chinoiserie(中国风)”这个法语词的词根是Chine(中国),最初指称来自中国的商品,主要是指各种工艺品。后来这个词被欧洲各国广泛采用,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词汇,含义也随之大为扩展。除了指称来自中国的新奇物品外,还被用来指称受到中国艺术品影响的欧洲艺术风格和体现中国情趣的各类日常活动。不过也有人认为,“中国风”的主要含义是指欧洲人在模仿中国风格时产生的那种兼具中西却又非中非西的风格。

  美国学者罗柏森则认为,这个词来自中国瓷器。他指出,当年欧洲人仿制的中国瓷器上所绘中国人物和场景,大多是欧洲人根据少量中国实物充分发挥想象的结果,与现实的中国相距甚远。这些欧洲仿制品回流中国后,被中国出口商看中,为了迎合欧洲人的口味,他们便依照这些欧洲仿制品制作出口产品,于是产生了仿制品的仿制品。这些“仿制品的仿制品”上画的虽然依旧是“中国的人物和场景”,但却愈加离谱。然而,欧洲人不明就里,以为这种滑稽可笑、不伦不类的东西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风格”。

  “中国风”还指当时欧洲人因倾慕中国而出现的所有事物和所有活动,既指物,也指事,例如,饮中国茶,穿中国丝绸,坐中国轿子,打扮成中国人的样子举行舞会,演所谓的中国戏等等,都可以用“中国风”一词来表达。

  还有人认为,对这个词指涉的作品应作具体分析,其中虽有不少拙劣的仿制品,但也有一些是在中国以及东方艺术的启示下,创作的真正意义上的欧洲艺术品,它们体现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美好的想象和真诚的向往。这些说法略有不同,但并无实质性的分歧,反而可以互为补充。

  另一方面,入华的欧洲传教士不仅带回了瓷器的制作秘方,还给欧洲带来了中国古老的儒家、道家思想传统。17世纪的博物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一位系统研究、传播中国文化的知识精英先驱,他编撰的《中国近事》一书中,收录了他与闵明我、白晋等传教士交流后,所讨论、研究的有关中国天文地理、农业、手工业、数学、文字等方方面面的文化主题内容,甚至包括他对《周易》的数理系统方法论的研究。而伏尔泰这样的法国哲学泰斗,也对《论语》及儒家思想在欧洲的翻译和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些精英学者的引领下,整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才会逐渐对中国发生兴趣,最终形成巨大的历史潮流。

  总之,“中国风”一词的出现和流行,突出地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在17-18世纪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各个阶层的欧洲人普遍关心和喜爱中国,关心发生在中国的事,喜爱来自中国的物。而这件事,最早就是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统治时期发端、在路易十五时期达到鼎盛的。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中国风”,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宫廷“洛可可”风格的重要美学成分,与卢浮宫所承载的法国现代美学肇始阶段的艺术品味,也有着天然的联系。

  1. 那些“中国风”文物们
  • 船形杂物罐“Vessel” Pot Pourri
船形杂物罐“Vessel” Pot Pourri船形杂物罐“Vessel” Pot Pourri

  藏馆:Decorative Arts

  年代:18世纪

  这艘船形的杂物罐“容器”,在粉红色底上饰有“中国风”的装饰纹样。其造型由Jean-Claude Duplessis(约1695-1774)创作,Charles-Nicolas Dodin(1734-1803)绘制。 这件物品是蓬巴杜夫人(1721-1764)在埃夫勒大酒店的房间内壁炉架装饰的一部分,是洛可可风格的典型器物,也是国王“最爱”的“中国风”品味——在粉红色底上的装进行风格化的装饰。

  • 梳妆桌Chiffonier table
szzhuo梳妆桌

  藏馆:Decorative Arts

  年代:18世纪

  在路易十五统治时期,这种类型的小桌子无论数量还是样式都越来越多。有的梳妆桌会有好几个抽屉,用又高又弯的腿支撑。这件卢浮宫的藏品,被认为是伯纳德·范·里森伯格二世的杰作,它最初可能有瓷质的顶面,已经丢失,但弗尼斯·马丁设计的装饰保留了下来。这是一件路易十五家具优雅风格的绝佳例证。

  • 五斗橱Commode
五斗橱五斗橱

  藏馆:Decorative Arts

  年代:18世纪

  路易十五于1739年获得了乔伊城堡。蓝色房间里的家具(委托自富商赫伯特)是为搭配国王的情妇德·梅利夫人纺织的蓝色丝绸,并按照她对东方艺术的品味而设计的。赫伯特为房间里配置了橱柜制造商马蒂厄·克里亚德制作的五斗橱和边柜。这件五斗橱属于克里亚德的佳作。

  • 晨间咖啡Morning Coffee
晨间咖啡晨间咖啡

  藏馆:Sully wing-2nd floor,18th-century genre painting,Room 921

  时代:1739

  据一些评论家说,这种日常居家幸福一瞥的场景,描绘的正是艺术家自己的家庭。 画中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洛可可风格的内饰,包括壁灯、精雕细琢的挂钟、异国情调的中国人物瓷雕(类似布袋和尚的形象),以及对当时咖啡热潮的沉溺——这些都是路易十五时期生活方式的宝贵见证。

  • 鹿鹤纹盘Dish with deer and cranes
鹿鹤纹盘鹿鹤纹盘

  藏馆:Denon wing-Islamic Art

  时代:1550-1570

  17世纪伊朗生产的这种蓝白装饰的瓷盘,旨在尽可能地模仿中国瓷器。

  这种由两部分图案组合的构图,在萨法维时期的作品中相当不寻常;它是以中国万历年间(1573-1618)生产的一种瓷盘为蓝本而制作的。 在中国,鹤与鹿象征着幸福和春天的回归。

  少数具有类似的两段式装饰的作品,都结合了中国出口的16世纪“开裂瓷”和17世纪“过渡期”瓷器作品中的主题。 由此看来,仿佛伊朗陶工对于他们用作典范的这两种风格都很熟悉。

  瓷盘背面的图案通常与17世纪下半叶的陶工标记有关;;在这个瓷盘上,背面可能是伊斯法罕附近的Qumisha工作室的标志。

  • 在皇子出生后,路易十五世向玛丽莱斯钦斯卡女王提供茶、咖啡和巧克力。Tea, coffee, and chocolate service offered by Louis XV to Queen Marie Leszczynska after the birth of the dauphin in 1729
在皇子出生后,路易十五世向玛丽莱斯钦斯卡女王提供茶、咖啡和巧克力。在皇子出生后,路易十五世向玛丽莱斯钦斯卡女王提供茶、咖啡和巧克力

  藏馆:Decorative Arts

  时代:1729-1730

  这一集合了茶、咖啡和巧克力饮具的套装,最初属于玛丽·莱津斯卡王后(1703-68),用来纪念1729年多芬(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父亲)的诞生。套装中的大部分瓷器都加上了镀金银饰,它们出自亨利 - 尼古拉斯·库西内之手,也见证了洛可可风格的出现。 剩下的单件瓷器则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德国的迈森,表现出18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对”瓷”这种材料的迷恋。

  碗、碟、杯和茶壶分别来自不同的产地。一部分产自中国和日本,其他的则是来自萨克森州的迈森窑厂——这里最初投产,就是为了试图仿制中国瓷器。两只碗及其托盘、还有茶壶,都装饰着唤起中国主题的鲜花与风景图案。 两个杯子是纯白色的瓷器加上镀金银饰。中国白瓷在欧洲获得了极大的赞誉,并被欧洲制造商广泛模仿。出于这个原因,就像大多数远东作品一样,习惯上会用镀金青铜或更贵重的金属去装饰它们——就像这套卢浮宫的茶具一样。玛丽·莱津斯卡王后的茶具中存在这些物品,形象地表明了18世纪对东方近乎奇幻的兴趣。

  • 《中国捕鱼图》
《中国捕鱼图》《中国捕鱼图》

  卢浮宫所藏18世纪洛可可著名画家弗朗索瓦·布歇的绘画作品,比如他的《中国捕鱼图》,表现了经典的“法国人想象中的中国文人的形象”。

责任编辑:胡顺磊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