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探访问津书院——中国最早的“大学”

探访问津书院——中国最早的“大学”
2018年11月30日 16:10 央广网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正在进行,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地方媒体记者走进问津书院,近距离感受书院文化的深刻内涵。据记载,公元前164年,汉文帝立刘安为淮南王,立都六安,邾县(今新洲区)为属地。其时,当地百姓在孔子山附近耕地时,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碑刻。刘安命在石碑发掘地建亭修庙,设私学祭孔并征召学士在此讲学、著书立说。中国最古老的“大学”由此诞生。

  问津书院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因《论语》中孔子周游列国至楚国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典故而得名。

  问津书院始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孕育元、明、清三朝鄂东文人的摇篮。

  据《问津书院志》载,西汉淮南王刘安辖封邾城时,邑民耕地掘出一块刻有“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八个秦隶大字的石碑。刘安得知此事,命在掘碑处建亭立碑,勘地修庙,以祀纪念。于庙内置设学堂,徵招伏生、申公、夏侯、戴德、欧阳生等名儒学士,住庙讲学,著书立说。开创中国古代庙学之先河。

  唐会昌二年(842年),杜牧任黄州刺使,改孔庙为“文宣庙”,于庙中设学堂教化士民。史载其“立庙先圣,兴学教士,一时家循孔教,人诵儒书”。杜牧亲莅讲学,远近弟子数百人听教,其庙学发展到兴盛时期。

  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年)毁于元朝末战乱的孔庙经地方官吏儒士重修,规格渐大,并添置学田产业。武宗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年)黄冈知县胡洁,复修孔子山碑亭,立“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石碑於亭内(此碑现收藏于问津书院,保存完好)。此后前来登坛讲学的名儒达百余人,四方学子咸聚闻道,人才辈出。数百年间,儒学师承,分宗立派,各自立说,众家争鸣。一时钟鼓管弦之盛,几与鹿洞、鹅湖、东林、首善相媲美。

  2012年,武汉市新洲区启动问津书院百年维修保护工程,历时三年才圆满竣工。如今,问津书院已是一座占地32000平方米三高六矮十三栋五十余间的宫殿式建筑群,其最大特点是庙院合一,恢复了其独特的“后庙前院”、“上庙下学”规制。

  问津书院现有大成殿,讲堂,东、西配殿四栋建筑为文物主体建筑,其他如仪门、理事斋、魁星楼、文昌阁、问津堂等为保护性设施建筑。

  问津书院周边历史胜迹众多,保存有孔叹桥、坐石、长沮冲、桀溺畈、晒书山、讲经台、回车埠等遗存。

  据悉,“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大型网络传播活动于11月24日至12月2日举行,记者们通过实地走访、参观体验、名家讲坛等形式,深入岳麓书院、石鼓书院、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问津书院和嵩阳书院这6座富有代表性的书院,深入挖掘书院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探讨总结各地书院对地方及国家文化建设的贡献,为治国理政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胡顺磊

问津书院子路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