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博物馆直播需要召唤“李佳琦”吗

博物馆直播需要召唤“李佳琦”吗
2020年03月04日 08:00 文博圈

  来源:文博圈

  昨天下午,布达拉宫进行了1388年历史上首次直播,51分钟时间里有92万网友通过淘宝直播“云”游布达拉宫的建筑和馆藏,收获点赞逾88万。

  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国博物馆悉数宣布闭馆。2月2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苏州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8家博物馆集体上线淘宝直播,昨天布达拉宫史上首次直播更是广受瞩目。

  不过比布达拉宫直播更受欢迎的,竟是相对小众的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直播。讲解员白雪松昨晚“八点档”照例侃侃而谈,51分钟时已有超过192万人在线观看,2个多小时直播结束点赞数达到511.4万。有人称他是“西安窦文涛”“让我放弃李佳琦的男人”。

  “闭馆期间开放直播,是博物馆一种新尝试。”观看直播的网友期待,“高大上”的博物馆能以更加亲民的姿态来推广和科普。

  为什么是淘宝?

  昨天下午14时,蓝天白云下的布达拉宫出现在淘宝直播的首页,次仁卓嘎和多吉平措两名藏族讲解员成了网络主播,带领网友从布达拉宫山脚下一路游历至达德央夏广场、弥勒佛殿,51分钟的直播基本涵盖了布达拉宫大部分景点,远处的大昭寺、药王山、白塔不时闯镜。

  这次直播更近距离展示了经书等馆藏,并登上布达拉宫红宫顶层,远眺整个拉萨城——这在平时的实地游览中是几乎不可能的事。“这样的直播和近距离展示,弥补了游览时的遗憾。”上海市民游璐5年前曾前往拉萨,这次直播勾起了她的回忆:“好多细节去旅游根本来不及看,也看不到。”游璐告诉记者,上周末她就开始关注博物馆直播,其中好几个馆她都曾去过,但因为闭馆直播,让她看到很多实地未曾看到的文物。从未去过西藏的上海市民黄芹同样感到满足:“我身体不适应高原,可能此生都无法去布达拉宫。但通过直播实时一睹盛况,也是一种弥补。”

  布达拉宫直播的同时,还有26件商品上线。“我一开始听说博物馆是在淘宝开直播,也有点疑惑是不是为了‘带货’。”游璐说,事实上整个直播过程中商品上线并不影响观看直播,“作为博物馆控我本来也喜欢参观之后购买文创衍生品,而且很多博物馆本身就在淘宝有官方店,只要不影响看直播,这就是相得益彰的事。”而市民邱婷则吐槽了布达拉宫上线的商品:“点进去根本没找到布达拉宫的官方店,虽然我不拒绝商业化,但博物馆商业开发还要更注重整体形象一体化。”

  “体验”才是文旅的核心

  不过对于另一部分喜欢博物馆的市民和网友来说,直播并不能满足他们参观的愿望。“屏幕实在太小了,网络也不稳定。”每到一处旅游必然参观当地博物馆的市民杨鸣雨并不是特别满意几场博物馆直播,“我去过的博物馆还好,我能‘脑补’文物的画面,但我没去过的布达拉宫,很多地方镜头一晃就过去了,根本来不及细看。而且网络偶尔一卡,想看的东西又掠过了。”在他看来,去博物馆参观的关键是展品细节:“与其赶时髦搞直播,不如好好出一本细节画册或者拍一部精致的纪录片。”

  “你说看到布达拉宫红顶那么美的场景,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当然是掏手机拍照啊!”热爱旅游的市民杨琪认为博物馆直播完全无法取代线下的旅游参观,“直播让我更想出去玩了。”

  淘宝直播“云春游”项目组成员王民超在采访中透露,淘宝直播“云春游”项目将常态化,打造“文旅数字经济体”。对此杨鸣雨并不完全认同:“文化和旅游的核心是‘体验’,体验是要身在环境之中的。直播充其量是一种引导,激发一种兴趣。即使VR技术全面实现,也无法取代现实环境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就像直播里那些吃播主播,再会形容味道,也不及本人亲自尝一下吧?博物馆亦然。”

  直播“潜规则”

  昨天晚上20时,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员白雪松开播。与其他博物馆直播相比,他的直播更接近网友熟悉的直播方式:没有博物馆实景拍摄,白雪松坐在家中跟网友讲解碑帖特色和背后故事,吸引了近200万网友在线观看,连回放都接近42万次。

  此次布达拉宫直播的团队曾向媒体透露,为了直播设计了专门的脚本,还在直播中插入“参观布达拉宫总共需要通过几道门”“经书是什么字体”等互动环节。但在一些网友看来,这样的“设计”并不符合网络直播的传播需求。

责任编辑:谭文娟 SN199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