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阿来:好的小说需要审美的光芒

阿来:好的小说需要审美的光芒
2019年11月02日 16:23 新浪文化

  11月2日,由新浪文化与洋河股份梦之蓝书社联合举办的新浪好书分享会阿来《云中记》专场,在上海机遇空间举行。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携其悬笔十年之作——《云中记》,现场分享创作源起,带观众感受文学作品中人性的温暖和闪光,发现“文学的审美与力量”。

  阿来老师将汶川地震这份深重且悲怆的公共记忆书写地直抵人心,他回忆当初仍觉沉重,“有很多人家庭破碎了要重组,有些人他们失去了孩子,两个、三个,有些都上高中了,有些刚上幼儿园,那么又怎么来弥补这些伤痕?这是一个巨大的课题。当然对我自己也是一个特别沉甸甸的记忆。”

  面对地震这样厚重的主题,阿来老师酝酿了十年,直到去年才开始下笔创作《云中记》。他对于2018年“512地震”十周年纪念日记忆深刻,“那个时间一到全城汽车都会停下来,民防公司会拉汽笛,汽车停下来按喇叭,那天我正在家里坐着,也跟十年前地震发生的时候一样,同一张桌子,同一个椅子。我不是一个爱动感情的人,但我突然之间就泪流满面。”

  阿来提到创作地震题材的作品的原因之一,就是文学区别于电视电影,区别于摄影,区别于舞台剧,它的方式不是用形象展示,而是语言。他认为区分人类文明与其他的,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字里头除了传达知识、传达信息,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了一个艺术感觉,美的感觉的生成是依靠语言的。

  在提到文学审美时,阿来说古代文人会跟自然界当中突然达成一种物我两忘的景象,物我两契,这个时候自然之美当中也融汇了情感之美,两者相容相映。他举例杜甫传达美,传达情感都是借自然之物表达,所以叫做“国破山河在,城村草木深”,还有“感时花溅泪,狠别鸟惊心”,这就是一种审美。

  他认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应该追求文字中更深刻的诗意,更深刻的象征,这是我们从诗经时代开始一路传承,一路发扬的文学力量。

责任编辑:邹文易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