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非遗中国: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非遗中国: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2018年11月28日 11:14 新浪文化

  本文由新浪文化综合网络资源整理编辑。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在流落崖州三十余年后,于元贞年间返回故里,传播植棉和纺织技术。她改进了捍、弹、纺、织等手艺,创制了“配色”、“挈花”成“折枝、团凤”的织造工艺,开发出众多精美的棉纺织品。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黄道婆的棉纺织技艺改变了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催生出一个新兴的棉纺织产业,江南地区的生活风俗和传统婚娶习俗也因之有所改变。可以说,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是中国纺织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历史上松江乌泥泾的印染技艺也很著名。扣布、稀布、标布、丁娘子布、高丽布、斜纹布、斗布、紫花布、刮成布、踏光布等与印染的云青布、毛宝蓝、灰色布、彩印花布、蓝印花布(药斑布)等同享盛誉。

  传统手工棉纺织工艺被先进的现代化大工业机器所代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但代替不应使原生态的传统手工棉纺织技术消失,更不能灭绝。 目前掌握手工棉纺织技术都集中在七八十岁的高龄人群中。而记载有关技术的专门书籍、影像资料又严重缺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但由于她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巨大贡献,有必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记录和保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祖传的传统手工棉纺织工具日渐被冷落散佚。由于这种工具作为历史见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必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收集保护。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2006年5月20日,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胡顺磊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