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酷暑大展季|艺术家最怕听到:你画的跟照片一样好

酷暑大展季|艺术家最怕听到:你画的跟照片一样好
2018年08月09日 15:52 新浪文化

  文 | 周昂

  作者;周昂,墨斗鱼网创始人

  近日,北京有好几个艺术大展集中开展,加之暑期人流,吸引了大量观众前往。看到了一些很好的写实类作品,其中还见到了艺术家本人。在与艺术家交流时,他们说,一方面很开心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另一方面又遇到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就是,总有人试图告诉他们,“你画的跟照片一样好”。可能观众觉得这是一种夸奖,但对艺术家来说,却似乎并没有夸到点子上,甚至,听上去有些像骂人。这是为什么?

  我以前做记者时采访过中国胡适研究的权威耿云志先生。耿老有段话很霸气,大意是,70年代末,大陆的胡适研究刚解冻时,他的文章没人能驳得了,原因是,“我看的东西,他们当时没有人可以跟我比,我占有那么多的材料。要不读那些东西,根本没法批我写的东西。”

  做学问就是这样,一切拿证据说话。材料一亮,谁在讲理,谁在抬杠,大家心里都有数。

  但艺术不是。艺术很多情况下真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审美不讲证据,讲个人观感,大众与精英阶层的眼光经常是严重撕裂的。

  尤其是现当代艺术。有些作品,在拍卖场上能叫个天价,可在常人看来简直是怪异与丑陋齐飞。比如,毕加索是任何版本的西方艺术史都绕不过去的大师,但大家自己想想,身边多少人至今还把他视为“鬼画符”的代名词?只不过不好意思当众讲罢了。  

《哭泣的女人》,画布油画,毕加索作于1937年,现藏于英国伦敦的泰特美术馆。《哭泣的女人》,画布油画,毕加索作于1937年,现藏于英国伦敦的泰特美术馆。

  连人尽皆知的画家都不能被大众接受,拿小便池当艺术品的杜尚之流只能哭晕在厕所了。

1917年,法国艺术家杜尚把一个小便池签名后命名为《泉》,送去参加艺术展览,成为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100年后,围绕着这件作品的争议仍未停止。  1917年,法国艺术家杜尚把一个小便池签名后命名为《泉》,送去参加艺术展览,成为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100年后,围绕着这件作品的争议仍未停止。

  即便有人对艺术有一定的感知力了,他们依然很难去横向比较。比如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两位生活在200年前的大师,你觉得谁的作品更好?现当代艺术中,罗斯科与波洛克谁更好?安迪沃霍尔与草间弥生谁更好?上述问题问一千个人,能得到一千个答案,这对于喜欢用“好”与“不好”评判一切的人来说,简直是灾难。

罗斯科的《蓝、橘、红》,创作于1961年。可能很多人没办法理解,怎么涂了两大块色彩就能卖到天价。  罗斯科的《蓝、橘、红》,创作于1961年。可能很多人没办法理解,怎么涂了两大块色彩就能卖到天价。

  看不懂,就谈不上判断。没有标准,就没办法喜欢。喜欢不起来,当然不愿意去关注。好不容易到美术馆看个展览,策展人的导语还不说人话,一堆哲学词汇堆在一起,让人读了想撞墙。

  一来二去,艺术与大众不脱节就怪了。

  所以很多人面对艺术,只能用与生俱来的朴素审美观做评判,比如,画得越像就越好。

  可惜这是不对的。

  我们确实经常会在非专业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新闻,例如国外的某某“艺术家”,很厉害,能把一张肖像画的跟照片似的。  

  彩铅是重灾区。比如这位名叫Heather Rooney的画家,每张彩铅作品都忠实地还原照片,大家感受一下(下图)。国内也有不少画家这么画,技术还没她好。  彩铅是重灾区。比如这位名叫Heather Rooney的画家,每张彩铅作品都忠实地还原照片,大家感受一下(下图)。国内也有不少画家这么画,技术还没她好。 
Heather Rooney彩铅作品Heather Rooney彩铅作品

  但是,请大家先记住这个结论:如果今天有人是为了画得像而画,那么他肯定算不上艺术家。

  首先我们破除一个迷信:画的像很难。

  古代艺术家很早以前就能把“还原现实”的问题解决的不错了。早在古希腊时期,艺术家们就已经能够在雕塑中呈现出一具活生生的人体,不管肌肉、骨骼还是柔软的皮肤,无不惟妙惟肖。

《拉奥孔》,大理石群雕,现收藏于意大利罗马梵蒂冈美术馆《拉奥孔》,大理石群雕,现收藏于意大利罗马梵蒂冈美术馆

  再看绘画。下图是诞生于公元2世纪的一张木板蜡画,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两千年前的艺术家在再现自然上达到了什么程度:

《女性肖像》,木板蜡画,约公元110-130年,出自埃及艺术家之手,现存于苏格兰皇家博物馆。《女性肖像》,木板蜡画,约公元110-130年,出自埃及艺术家之手,现存于苏格兰皇家博物馆。

  但是我们又能看到,几百年后出现了这样的作品:  

《面包和鱼的奇迹》,约公元520年,镶嵌画,原作位于意大利的圣阿波利纳雷诺沃教堂。《面包和鱼的奇迹》,约公元520年,镶嵌画,原作位于意大利的圣阿波利纳雷诺沃教堂。

  很简单化,很没有真实感对不对?

  有人可能会奇怪,古希腊人已经能做到那么“像”了,为什么后来者反而做不到了呢?

  不是做不到,而是观念变了。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所以高度还原一具优美的躯体,最符合他们的追求。

  后来,基督教为了便于教化不识字的信众,要求宗教画处理得清晰、简单,仿佛给小孩看连环画似的,所以必然需要艺术家创作上图那种“图解”般的作品。否则,信众看不懂,教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艺术家的能力没有退化,手艺还在,只是时代对他们的要求不同了。

  说白了,你要用艺术去说什么,就要用怎样的方式去创作,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它会随着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贡布里希才在《艺术的故事》中强调:“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  

贡爵爷是世界顶尖的艺术史大家,个人认为他的《艺术的故事》是西方艺术史入门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据说现在清华大学每年博士开学,学校都要人手发一册。  贡爵爷是世界顶尖的艺术史大家,个人认为他的《艺术的故事》是西方艺术史入门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据说现在清华大学每年博士开学,学校都要人手发一册。

  “像”与“不像”,也属于技术的范畴。凡是称得上画家的人,大抵在造型上都能过关,特别是文艺复兴后,透视法、解剖学、明暗对照等知识几乎成了画家的标配。随着历史的演进,“画得像”越来越没有那么难以企及。  

《老渔夫》,画于1894年。毕加索生于1881年,看看人家13岁就能画到什么级别了。《老渔夫》,画于1894年。毕加索生于1881年,看看人家13岁就能画到什么级别了。

  那艺术家应该比的是什么?南非艺术家威廉姆·肯特里奇说过一句话:“世界上肯定有某种标准存在。一副画作可以不成为一幅准确的画作,但它必须展现一种视角,这种视角并不是深奥的东西,比如感情。”

  画成“照片”的画,缺的恰恰就是视角。它们的唯一目的就是把相纸上的图案原封不动地搬到画布上,艺术家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呢?没有。

  什么是有表达的画?

  下图是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晚年的一张自画像。人物在幽暗中射出挑衅般的眼神,肚子挺向画面外,左手紧握权杖,俨然像个皇帝。戏剧性的光影和笔触感的保留,又加强了某种难以言说的不可侵犯感。  

 

  这张作品创作于1658年。这一年,伦勃朗因为债务缠身,被迫卖掉了自己的豪宅,连艺术造诣也频遭外界质疑。

  他在自画像中,宣示的是一种“拒不妥协”。

  如果你看不到更深层的情感,仅仅认为他试图“画得像”,大师跟你绝不妥协。

  到了近现代,像不像就更不是问题了。如果说艺术的功能在19世纪之前还有记录现实这一项的话,那么自从摄影术发明,人与机器的分野变得非常明显,想记录现实,可以直接拍照,而艺术则是内心的投射,只要便于表达,现实也可以扭曲和抽象,“表现主义”思潮由此应运而生。

  画得“不像”,有时反而比“像”更传神。比如莫奈的《日出印象》,轮廓又不清晰,笔触又凌乱,跟“像”这个字怎么都沾不上边,1874年刚发表时,那些习惯了精雕细琢的观众们也接受不了,纷纷表示没有正能量。但是,那些精雕细琢的画,又有几张能像这幅作品一样,如此生动地捕捉到早上七点半的光线和凉气?历史最终证明了这张画的价值。  

《日出印象》是莫奈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口创作的一幅油画,被后世视为印象派的代表作,现收藏于法国巴黎的马蒙坦莫奈美术馆。  《日出印象》是莫奈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口创作的一幅油画,被后世视为印象派的代表作,现收藏于法国巴黎的马蒙坦莫奈美术馆。

  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的这张自画像,笔触与光影很凶悍,塑造了膨胀的体积感,喷涌出铜打铁铸般的顽强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压力,它可不是为了告诉你弗洛伊德长这个样子。画家在现实中的模样虽然没多好看,也没这么坑坑洼洼的,否则出门估计天天被查身份证。  

就问你怕不怕?其实画家本人挺有爱(下图)就问你怕不怕?其实画家本人挺有爱(下图)  

  再举点国内画家的例子。

  毛焰的托马斯系列肖像(下图),形体是略带扭曲的,色调是沉郁的,整体的感觉是“灵魂出窍”,甚至有人说能感受到“神性”的光芒。  

  李贵君画的每个少女(下图),都有一种“灵动”。 

  他们都能看到一些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即便他们可能也会用相机取材,他们也懂得如何进行加工再创造,不会成为照片的奴隶。

  一个好的艺术家,不管是有意或无意,一定是时代最敏锐的观察者,能提出最高级的问题。

  比如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诗人欧阳江河说他看到了“中国人的脸,中国人的家庭,中国人的历史”。

  它不只是一张画,它是时代的写照。

《血缘:大家庭3号》。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油画,被誉为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图像之一。《血缘:大家庭3号》。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油画,被誉为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图像之一。

  相反,没有艺术感觉的人只能忠实搬运自己看到的东西,生怕画的有一点不一致。

  艺术家与业余爱好者的主要分界点也在这里。

  有人赞叹“人肉照相机”们技巧高超,可你有没有想过,既然有了真正的照相机,为了“像照片”而画的意义又在哪里?

  也许这位画家是专门在公安局里画嫌犯肖像的。

  “野兽派”大师马蒂斯说过一句话,“我不是在画一张桌子,而是在画这张桌子给我带来的感受。”

  艺术家一定要用自己的视角,感受事物的某种本质,然后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把感受精准地传达出来。

  做不到这点,还搞什么艺术?

  有人可能反驳,冷军的“超写实”绘画,画的不就跟照片一样吗?

  快别侮辱冷军老师了。

  的确,冷军的肖像作品,连每根毛发都能画出立体感,效果是震撼 

冷军的油画作品《小罗》,仿佛这人就活生生站在面前。冷军的油画作品《小罗》,仿佛这人就活生生站在面前。

  如果你有心就会发现,一般的照片其实反而做不到如此毫发毕现。冷军画出的不是照片感,而是肉眼观看的感觉。人的肉眼像素是远胜最好的单反相机的。

  但是冷军在意的并不是这些,我们可以看看他接受采访时是怎么说的:

  “很多学生到我这儿来,要跟我学习这方面的绘画技法,我说没有技法,你有艺术感觉才是关键,不择手段去达成你的感觉就是了,这就是技法。”

  “我一直遗憾我影响了太多这样的艺术朋友,他们对艺术理解不深时遇到了我的作品,对他们而言是很有害的。我告诉他们尝试性地玩一玩、过把瘾可以,但千万莫瞎折腾,画自己的感觉最重要。”

  冷军的意思很明白,太多人本末倒置,只看技巧,却忽视了作为根本的艺术感觉。

  他的作品极其精细,但绝不只有精细。不管是塑造空间、处理色调,安排构图,还是选择主人公,刻画神态,等等,无一不体现着艺术家对人物内在气质的把握。

  可大家最后只看到了“画得细”。

  连某些艺术从业者都是这种水平,普通人的眼光停留在“画得真像”、“唱得真高”、“弹得真快”,就不难理解。  

有人对我国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做了精准概况。有人对我国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做了精准概况。

  有的人订画时,甚至刻意要求艺术家画的跟照片分毫不差,禁止发挥。

  于是,我们就只能在祖国大地上,到处看到迎合市场的拙劣作品:

这种“行画”在淘宝上蔚为大观,谁买到了就认倒霉吧这种“行画”在淘宝上蔚为大观,谁买到了就认倒霉吧

  把宝贵的时间和辛苦挣来的钱,投入到毫无价值的作品身上,久之,只能让大众与艺术的距离越来越远。

  有追求的艺术家往往生存不易,成功之路九死一生。拒绝劣品,拥抱佳作,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这远比喊几句大力推动艺术事业发展的口号,来的更加实在。

  还有,如果你不想显得对艺术一无所知,千万不要对他们说“你画的像照片”。一句话,否定了人家全部的艺术感觉,听起来真的像在骂人。

责任编辑:胡顺磊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