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穿透财富人生的真实长卷 ——《旋转门》对话录

穿透财富人生的真实长卷 ——《旋转门》对话录
2018年05月04日 09:31 新浪文化

  《旋转门》自上市以来,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日前,新浪文化专门就读者关心的多个问题,和作者老刀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  

  新浪文化:《旋转门》出版以来,颇受关注,还被作家出版社列为推荐好书之一。你写这样一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老刀:作为一个在财经市场厮混了多年的财经记者和专栏作家,20多年间,经历了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变迁的全过程,看到了财富的隆起和分化,看到了各种模式的财富路径和财富人生,也看到了各种问题渐渐浮出水面,感受颇深。应该说这一进程是光辉灿烂的、异彩纷呈的、也是起伏跌宕的,值得大书特书,值得咀嚼反思。对于每一个写作者来说,能写出一部像《光荣与梦想》《伟大的博弈》那样纪录一个时代的作品,都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新浪文化:吴晓波先生有《激荡三十年》。

  老刀:对,但是与中国30年经济变迁所呈现的丰富性、复杂性、深刻性相比,这样的作品还是太少,无法充分表达这个时代。实际上,现实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得多。如果你翻看一下中国富豪榜,会发现经常会发生很大变动,非常不稳定,而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地方,基本上变化不大。中国富豪榜上每一个上榜或下榜的人,都有非常值得说的故事,被时代举起或抛下,让人顿生感慨。

  新浪文化:可是,你并没选择以《光荣与梦想》或《激荡三十年》这样的纪实类作品作对照,而是虚构了一部作品。

  老刀:纪实和虚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写了很多纪实类的报道,这部作品之所以选择虚构形式,主要是现实过于丰富,也过于琐细,模式、路径、方法都不一样,如果想涵盖每种模式、每个富豪的作为,将是非常庞大的工程;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也是最难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和冲破旧框框和藩篱的过程,摸着了、冲好了叫改革,一飞冲天;摸不好掉河里淹死,风险非常大,所以,没有富豪愿意原原本本和盘端出真实的运作过程,真正的细节还在秘而不宣中。实际上,财富的运作,如权力的运作一样,步步惊心,我们事后所能看到的,仅仅是露在外面的冰山一角,我们既无从知晓那些在常理上无法达成的交易,究竟是如何得以实现的,也无从知晓财富圈中表面光鲜的生活下面究竟隐藏着怎么的杯葛。除非至亲至密,圈外人可能永远无从知道那些隐藏在冰山下面的部分,甚至当事人自己的说辞或自传,都是经过修饰和过滤的,并不足信。譬如富人说“我一天挣几个亿、但还没一个月挣几百块时快乐”,它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构的。这也说明了财富运作在与现实、与权力的碰撞中所呈现出的复杂性。纪实作品反而很难展示真正的现实。

  新浪文化:但是虚构作品,一般读者会有不真实感,觉得离现实更远。

  老刀:这要看表象和本质,我认为一部好的作品就在“像与不像”之间,既像又不像。《旋转门》取材于现实的财经人物和故事,都有真实的版本,只不过作了艺术化处理,集中或分散在某个人物身上。而对于那些潜藏在冰下的部分,用人物走向的基本脉络和内在逻辑进行了合理想象和加工,找到合理性解释。所以,相对于现实中那些零散的、碎片化的事实,故事所呈现出来的,其实更本质、也更真实。

  新浪文化:你是说,可以在人物和故事身上找到原型?

  老刀:其实,现实比想象更加丰富,许多故事和情节均来源于现实。包括地产运作、国企改革、做庄、上市、借壳、炒期货、炒法人股、金融投资等,都有相关案例。所以,很多读者,尤其是财经领域的读者,一看说这不是谁谁谁吗,我说你愿意对照就对照,但它确实是虚构的。为了避免对号入座,作者甚至故意有些张冠李戴,包括人物的取名,统一取自成语,譬如谭笑风、关勉堂、温良恭、陈不染等;地点亦放在东华、西华、北华、南华;写炒胶合板期货,但故事有可能取自于当时的红小豆期货哦。

  新浪文化:难怪有一些读者会当成金融实操的教科书或工具书来读。

  老刀:作品着墨较多是改革开放以来几次最大的财富变迁机会,因为要写一个人从白手起家到建立庞大的商业金融帝国,必然要抓住其中的重要机会:包括双轨制时的批文(汽贸),地产,国企改革,上市及做庄、并购、借壳,金融和投资。有评论家认为是“教科书般的财经小说”,也有认为“将一个财富王国拓展壮大的全过程,描绘成犹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的恢宏长卷,既纷繁复杂,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又清晰明朗、细致入微”,一位金融界老总认为是“一本金融实战的工具书;一本穿透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层层迷雾的线路图;一本拷问人类赤裸本性浮世录”,等等,虽不乏谥美,但有过金融经历者,会对其中的故事“倍感熟悉”。

  新浪文化:这就有些像新时期的《子夜》了。但是,很多读者过去在阅读《子夜》的时候,感到财经题材比较枯燥。

  老刀:其实这也是财经题材作品少的原因。财经题材对读者有一定门槛,对作家也同样如此,作家们也很难通过短暂的体验生活,能对财经金融理解透彻。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头寸”,在金融业是个口头词汇,但非财经人士就不好理解。《子夜》需要借助词典或注释来阅读,阅读体验并不好。不过,现在情况已经不同。财经已经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买房、炒股、炒基金、炒汇、理财等,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甚至有些老头老太太都能熟练使用波浪理论、K线图指导投资。而《旋转门》,也尽量避免过于专业的词汇,在故事架构、语言和叙述方面,亦借鉴了目前小说写作中各种新手法,用了大量比喻等修辞手法,使一般非专业读者能流畅阅读,并获得阅读快感。我对这一点还是比较自信的,目前还没有读者认为《旋转门》不好读。

  新浪文化:这也可能与书中还描绘了爱情婚姻、官场、权力、人生、命运等大众口味的主题有关。

  老刀:其实,财经故事不仅仅是关于财富的故事,在财富故事的背后,可以更深入地看到社会瓜葛和人性底色。通过财经故事这个入口,更能直观地呈现当下的生活现实,包括背景、关系、权力、地位、阶层、爱情、婚姻、命运等等。这也是有的读者将《旋转门》视为爱情小说、官场小说、社会小说的原因。实际上,钱、权、色之间一直存在纠缠不清的关系。也正是这种纠缠和瓜葛,不仅使得财经生活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景象,也使得财经人士的生存状态,如同刀尖上的舞蹈,既可能精彩刺激、惊心动魄,也可能万劫不复,并面临着空前的社会拷问和内心纠结。所以,财经对人生和命运的塑造,一点儿也不亚于战争对人性的改变。

  新浪文化:权、钱、色,本来就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哦。

  老刀:这是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的动物性的呈现。我们在动物园看公猴们厮咬打架,争猴王位置,争上了就可以先吃最好食物、可以宠幸所有母猴,都是基于食色本性。而对人类而言,对于情爱、财富、权力的欲望,仍然是最为本源、最为恒久的力量,也是人性中最为复杂、最为幽暗的部分。纷繁复杂的世事变迁,拂去堆积其上的辞藻和尘埃,都能从中找到线索和因由。

  新浪文化:欲望有些像大树的根,行为只是枝蔓。但是,财富欲好像比较正当,人们也不避讳,但权力欲和色欲表现得都遮遮掩掩。

  老刀:这也是人的进步之处,懂得修饰、遮掩和升华。但根部依然是食和色。譬如你想娶个美丽的媳妇,想过好日子,那就得奋斗出房子,这种想法会激发赚大钱的财富欲。社会上有很多极端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潜藏在人性深处的本能。按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分析,基本需求满足后,还会激发出更高层次的需求和欲望。客观来说,世纪之交经济社会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欲望的激发和释放,它又反过来重塑着现实生活本身,并导致人们心理的深刻变化。所以,好的作品不仅要观照变化了的现实,更需洞察人性变化的幽微。

  新浪文化:欲望也是把双刃剑。

  老刀:是的,欲望永无止境。老话讲“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中国有太多这样的故事,远的从沈万三、胡雪岩,近的不可胜数,在近20年的财经圈中,已经有很长的一串名单。足以镜鉴。

  新浪文化:胡雪岩非常典型,起于官商,败于官商。这对小说中任鸿飞的起伏沉沦和性格塑造,有启发或借鉴吗?

  老刀:并非借鉴,而是事实上依然如此。这其实是中国社会的悲哀。中国上下5000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但是,解放时毛主席说“一穷二白”,留的东西不多。传统的说法是“富不过三代”,这虽不能说是富豪的宿命,但是现实的政商结构、政商关系,确实将富人们放在火炉上炙烤。因为,要想做大财富,必须依附于权力,胡雪岩如此,任鸿飞也如此。这本身就是危险的,因为一遇权力变迁和更叠,再大的财富都会难以自保。

  新浪文化:这确实是一种宿命,现在是否越过了这个瓶颈?

  老刀:经济界一直有 “原罪”的说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立“亲和清”的政商关系,实际上是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视野上提出的大命题。《旋转门》用任鸿飞的悲剧和必然结局,拷问了政商纠缠关系留下的天然烙印,也用任鸿飞的重生,留下了对建立新型政商关系的期待。

  新浪文化:这确实是个大命题,书中的反思好像并未止于政商关系。

  老刀:作品虽然写的是财经圈的事,终究还是要描写人的,描写人在追富时代的人生和命运。因此,对人生、命运、生活的本质和意义的思考,也是这部作品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是这部作品被一些评论视为人生小说或哲理小说的原因。对于读者来说,剥掉不同生活境遇表面的枝枝丫丫和花花绿绿,深入到生命本身,揭示了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的生活本质命题和人生逻辑,才是最有意义的。

  新浪文化:是的,好的文学作品,都会切入这个主题,只是思考的角度和深度不一样。

  老刀:这部作品借助任鸿飞“这一个”典型,将财富人生的精彩片断展示出来,既有关于人生与命运、财富与权力、爱情与家庭、欲望与幸福等大命题的思考,也在其中夹杂着一些小的命题,譬如欲望与现实的距离,情感与理智的纠缠,得与失、进与退的取舍;譬如个人在时代车轮面前无法左右自己的无力感,以及宏伟人生可能因为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而整个坍塌的幻灭感等等。当然思考的结果不一定是每个读者所认同的,但引起读者思考、找到自己的行为依据和安身立命之本,作品的目的已经达到。

  新浪文化:那作品本身有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

  老刀:作品中的人物,按照其行为逻辑、性格逻辑和命运逻辑,或沉或升,都有其归宿。写到最后,我发现还是落入了传统作品的窠臼,譬如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主题。

  新浪文化:此话怎讲?

  老刀:三国的主题在卷首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江山依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红楼梦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英雄也罢,成败也罢,繁花似锦也罢,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之前所有的耀如烟花,都不过是为最后的寂灭做足前戏。

  新浪文化:任鸿飞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是有意为之吗?

  老刀:非也,是因果和逻辑使然。我其实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红楼梦、三国演义各自构建的世界差别那么大,怎么会是同一主题呢?

  新浪文化:也许这种对繁华易逝、人生短暂的感喟,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

  老刀;对,如果将人、将生命放到更长时间、更大空间,譬如宇宙的视角来看,人生何其短暂,何其渺小!人类不管做出多少丰功伟绩,最后总要灰飞烟灭。任鸿飞最后的醒悟和重生,其实是建立在这种宏观视野上。

  新浪文化:如此说来,优秀的文学作品,不管产生在人类历史的哪个时间段,其作为穿透时间的存在,总是会像一道闪电一样,对生命发出终极追问。

  老刀:这其实已经进入哲学层面。我在想:为什么时间过去了千年,儒、释、道等依然有强大生命力、信之者众?

  新浪文化:儒释道虽然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各走各道,但在解脱处似乎殊途同归:释家要讲明心见性、看破红尘,遁入空门,道家要纵情山水,物我皆忘,儒家要存天理灭人欲等等,大概都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老刀:只有看透了生活的本质,才会抛掉那些身外之物、烦恼和欲望,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过好现在的生活。这是《旋转门》最终的立意所在。

  新浪文化:这好像也是苏轼《前赤壁赋》要表达的。

  老刀:“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风,目遇之而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新浪文化:期待任鸿飞的新生,也期待你的下一部作品。

点击进入专题:
《旋转门》搅热文学市场

责任编辑:谭文娟 SN199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