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字 > 正文

城市地理:天安门广场的早晨和她美丽的沉默

http://www.sina.com.cn 2004/07/26 17:21   SOHO小报

  作者:承孝相

  我喜欢坐王府井后街的布篷马车,我也喜欢在后街的胡同散步。甚至灰色的天空也使我感到忧伤。尤其是清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平静,让我浑身感觉到城市的沉默所特有的美丽。有时,城市的沉默是多么虔诚!

  我住在汉城,在那里围绕着城市中心地区的再次开发问题正展开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是由拆掉市中心的一座立交桥,挖掉下面的街道,以恢复原有的一条河流的建设项目引起的。早在1961年,为了缓解市中心的交通拥挤,将流经这里的清溪川填平后建起了这座汉城象征性的立交桥。后来,急驶在这条立交桥上的车流的景象,总是出现在宣传汉城市的报刊上面。不顾拆掉这条立交桥将会带来的交通隐患,甚至投入天文数字的资金,非要还自然的本来面貌。这与破坏自然于不顾,一味地追求城市开发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与其说它是再次开发,倒不如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革命!

  1997年汉城市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一场争论的胜者一夜间将市中心山腰上站立30多年的提供给外国人的大楼爆掉。结果,大刹南山风景之议论奋起。于是又投资数百个亿造就了一个与汉城市的本来面貌极不协调的风景。由此对一味地追求城市开发自然产生疑问,怀疑经济开发和城市再开发的结果与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是否成正比?

  过去的几十年,汉城被经济开发的怒潮所席卷。在不到30年间人口增长了2倍,而国民的收入提高了50倍。由最贫困的国家摇身一变成了世界10大经济贸易国之一。几乎所有市民都有自己的私人轿车,长长的车流行驶在立交桥上和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之间,炫耀着国际化大城市的夜色风采。照亮城市的灯光是未来的灯塔,随处可见的漂亮的瑞士风格的房屋让人想起曾经向往的美梦。然而,今天的汉城是否比30年以前的汉城更能保障市民的幸福?

  不然。1995年10月21日早晨,一声巨响,曾经在1979年随着盛大的竣工仪式夸耀于世的汉江大桥折断,夺走了49条性命。接着1996年6月以豪华的奢侈品充满柜台的一座大型百货商场瞬间倒塌,掠走了600余名顾客的生命。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违背了建筑学的伦理。灿烂的文明、极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另一面她却是一座野蛮的城市。“现在我们身在何处”,成了热点话题。继而对迄今支撑我们的价值观产生深深的怀疑。

  汉城像其他许多亚洲城市一样是一座600年历史的故都。我们的祖先根据传统的风水地理思想,选择这块群山环抱、清澈的河流穿过其间的地方作为朝鲜王朝的首都。由此诞生了她,开始了她的历史。她曾经是一座喜欢空旷,并将沉默当作美德的城市。就像其空白部分更比画出部分美丽的图画一般的东方城市。是一幅比音律本身更珍视音律之间的沉默的东方音乐的风景。自然的美主导城市的风景,其中的山势谦虚地顺应着山势,这种故都的美学风景历经战乱而不失其美貌。然而,进入现代不过30年,受到西方拜物主义的强烈影响,完全改变了她过去的面貌。

  空旷和沉默被充斥和骚乱所代替,谦逊和俭朴被傲慢和奢侈所埋没,共有和连带变成独占和断裂。只剩下拜物主义和浅薄的商业主义,建筑丢弃了伦理变成一堆垃圾,最终酿成大桥断裂,大厦倒塌的悲剧,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1998年我曾经在伦敦逗留了一年。当时我为伦敦的建筑家和思想家们的灵魂就是“空旷”感到十分惊讶。空虚、模糊、慢性子等这些词汇本来是我们东方人的属性,而他们西方人的特点则是物质、合理和伦理、明确。然而,西方人的教科书今天却成了本来他们所憧憬的我们亚洲城市范本,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自然环境和城市面貌。西方人将我们本来应该忘记的词汇当作新时代、新的范例,以克服他们的文明所遇到的限度。

  最近,我为“长城脚下的公社”的研究课题多次访问过北京。每隔2~3个月我所看到的东方巨大城市——北京的变化,可以用“革命”两个字来描述。每次到北京都看到新铺就的大街,几乎每次都看到新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我发现,北京街道上来往行人的精神面貌也在变化。而且望着夜幕下城市的灯光渐渐亮起来,我切身感受到“动感都市”的激情,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我喜欢坐王府井后街的布篷马车,我也喜欢在后街的胡同散步。甚至灰色的天空也使我感到忧伤。尤其是清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平静,让我浑身感觉到城市的沉默所特有的美丽。有时,城市的沉默是多么虔诚!

  但是,一旦回到汉城便感到空虚。这不仅是因为看到了雨后春笋般冲天而起的非伦理的建筑,也不仅是因为怕不久再也看不见后胡同熟悉的面貌。主要是因为被闪烁的绚丽的彩色灯光中的广告牌的背后资本主义卑鄙的属性所伤害的感觉。然而,更让我担忧的是以同质性连接起来的我们亚洲人对空旷的美丽的价值观,恐怕到此结束。

  有一点让我感到安慰,那就是中国对我而言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名称。曾经是地处边缘地区的国家占领了中原,而今成为中国的正统。每个历史时期,由外来的文化渗透其中,与之合流形成中国新的文化潮流。然而,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无疑推进了东方大文化圈的发展。可能中国人确实信任普遍性的价值。因为中国的文化本来就是熔炉般的文化,可能其中的本质便是亚洲的价值。现在北京的飞速变化,或许中国其他开发城市的变化也溶解在她深渊而稳重的中原的中心,使得其中心轴更加健康。我热切地盼望它的到来!

  然而,要懂得真正走到那一天,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也可能会丧失我们所固有的宝贵的记忆,有时也可能卷入我们的整体性的混乱中。因此,也可能迄今仍在支配着汉城的私生儿般的难看的风景又出现在北京,从而为治愈其伤痕付出代价。我所喜欢的天安门前早晨美丽的沉默,或许一夜间销声匿迹。

  哲学家马克思.皮卡尔得( Max Picard )在他的《沉默的世界》一书中警戒后人说道:“不懂得沉默的城市,将灭亡在沉默中。”

  北京正在变化。潮水般汇聚世界所有力量的北京,将从中国的城市变成亚洲的城市,变成世界的城市。

  长久沉睡在沉默中的亚洲城市北京!我真诚地祝愿你,在资本主义卑鄙的飞刀乱斩面前,不要丢掉你沉默和空旷的美貌。

  (编辑:独孤)

  点击查看文化每日超强人气排行榜更多精彩尽在新浪文化!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关键词
两性 免费算命 同志
环保 爱情测试 情人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