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时代(短篇连载,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08 11:37 北京文学 | |
作者:王秀云 我的自白 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不能完全理解一句话———文学来源于生活。那时我宁愿相信自己的心灵或者我不可知的远方。可是今天,当我真正经历了生活,我觉得文学需要的一切 我爱身边的这些人。真的。他们都很智慧和勤奋,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优秀的人,有不少人读过很多书,比搞专业的并不差,我自己就认识好几个曾经在80年代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的人,我能想到当初他们热血激昂、愤世嫉俗的样子。今天,每当我看到他们通宵达旦写就的公文,听到他们低眉顺眼的语言,我就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痛苦吗?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我想,他们痛苦,有时候。当然,更多的是在潮涌而来的世俗仰慕中的乐趣。没有多少人能拒绝这些,而且,他们需要,这比什么都重要,也包括我。 有一次,我去某领导秘书办公室,看到碎纸机里满满的纸屑,和地上、桌上一堆堆即将被粉碎的文章,我的心真的被震惊了。这是多少人的生命和热血呀,他们在这里竟然什么都不是。很长时间我都忘不了那些雪白的纸屑,如果一阵风吹来,应该有一阵诗意的飞扬,可是我只是感到冬日雪花的冰冷,丝丝缕缕地伤害着我周围那些鲜活的生命,那些清醒着的、别无选择的年轻的生命。 我无意于褒贬任何东西,我只是想说:一个踏入官场的人,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他们生命的价值、情感的需求和心底的创伤是和在其他领域生活的人不一样的。我没有能力解释为什么会不一样,我也不想去解释。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官场边缘部位的写诗的人,我认为我知道他们的心态,尤其是那些官场中小人物的心态。 我不希望别人认为我在写官场小说,那是一个我不能把握的领域。我只是在写官场小人物的心态,我认为我写的是官场心态小说。官场是这些小人物挣扎的载体,是实现他们意愿的出路和途径,我不能回避这一切。 我曾经作过一些尝试,用诗歌承载一些叙事功能。但是,也可能是我笔力不够,我发现诗歌不能说出我想说的,或者说不能表达我经历和看到的。这好像是两个季节的植物,我不能让一个原本该在盛夏绽开的花在春天就怒放。我想,也许是我所面对的一切是诗歌无法表达的。于是,我想到了写小说。 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前程、爱情和友谊,这些看起来都是那么斑斓美丽,晶莹剔透,但在利益关头,却那么冰冷而易碎,不可信赖。在这个名利场中,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都知道对方在做什么,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可是,在利益面前,都保持着优雅的沉默和包容,这就是我想通过《玻璃时代》说的话。 林小麦是个科长,还是个文学青年,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漂亮女青年。这个漂亮女青年想把官做大点,做到副县级。但是她必须走上一个楼梯,走到一个房间里面去。有一天,她真的走上了这个楼梯,也走到了这个房间里面去了,可不一会儿,她却从这个房间里逃了出来。她为什么逃出来?她把官做大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