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传承人——沈少三

传承人——沈少三
2018年06月07日 17:00 新浪文化

  导语:“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主办方为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国家图书馆,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主题的专题影展,也是对首批抢救性记录成果的公开检验。

  一、传承人介绍

  沈少三,回族,1929年出生,河南郑州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撂石锁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936年,沈少三跟其祖父沈芳、父亲沈友三学习撂石锁,他不仅掌握了撂石锁翻花、拳、肘、三手指接法等方面的技艺,而且还在传统的单个动作练法上创编了成套的连贯动作。其技艺特点为轻、飘、巧、稳。1953年,沈少三赴天津参加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同年11月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表演;1985年获“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后多次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奖。

  为使撂石锁更好地传承下去,沈少三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传授,先后在开封市、河南省体育场、郑州少林武术专修院、北京宣武区体育场等地开班授课,学员达数百人。

  二、项目介绍

  撂石锁,是武术功法运动的一种,也称为“石锁功”。据传,撂石锁产生于唐宋时期,元代以来为开封回族子弟所喜爱,他们习武必练石锁功。清道光年间(1821—1851),以东大寺为中心的回族练武习艺热情高涨,撂石锁项目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发展。操练石锁花样变化无穷,大类可分为翻花、接花、组合套花。可双人组合演练,也可按照统一套路还可进行集体演练。习练石锁时要求发力科学,要做到“高、飘、稳、活、巧”,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长期习练可以修身养性、益智强身。石锁承载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强身健体的同时给人以健与美的艺术享受。

  三、拍摄手记

  2016年4月,第一次到撂石锁代表性传承人沈少三家中进行前期拜访,老人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茶,阳台上的茉莉花散发出怡人的清香,在这样怡人的环境中我们开始了交谈。从暮春四月到酷暑七月再到金秋十月,我们摄制组辗转奔波于沈老现在的居住地郑州及其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城市开封两地,采访沈老11次,并采访了他的夫人、专家学者和三位徒弟等人。随着沈老生动具体的讲述,我们的思绪也随之变化起伏:靠撂石锁卖艺养活弟妹的艰难辛苦,培养运动员力战“美国小黑人”的欢乐自豪,沈老生命中那些或低沉或激扬的时刻,仿佛我们都站在他身边感受着。

  在沈老家拍摄的过程中,我们摄制组成员的名字从刚开始的“小赵”“小赛”“小冯”,到后来统统是“乖”“大孙女”,让我们觉得亲切得就像在自己的爷爷奶奶家中。我们也悄悄将称呼改成“沈爷爷”“奶奶”,我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回应老人的热忱,表达我们心中的感动。

责任编辑:谭文娟 SN199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